自恋一词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美少年纳喀索斯,因迷恋爱上自己水中倒影以至憔悴身亡的故事。研究者从精神病态和医学角度对自恋进行了界定,认为过度自恋是一种病态人格,称作“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我重要性与独特性的夸大、自我欣赏、极度优越感、嫉妒和贬低他人、不合实际的权利感、极度渴望赞美、盘剥他人的倾向以及傲慢等特点。这种人格障碍大概在人群中占到1%左右,似乎男性比例更高。
【自恋型人格障碍概括起来有以下特征】
1.傲慢:自恃清高或居高临下,对他人轻易表现不屑;
2.优越感: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夸大个人成就,总认为自己是的和完,对赞美成瘾,不接受反对意见或反面的话;
3.缺乏羞耻:过分自豪而无羞耻感,即便做错事,个人可能有内疚感,但表现为错事是客观原因所致而非自己的缘故;
4.嫉妒:经常不经意通过蔑视或矮化他人来保全个人颜面与优越感,说话中经常经意或不经意贬低、诋毁他人或轻易觉得他人在妒忌自己;
5.权力欲和特权感:总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特殊照顾,渴望他人围绕自己转,不顾及他人利益,不能忍受他人的慢待或无视,一旦遭冷落就会敌视他人;
6.盘剥他人:轻易通过多种形式触及或剥削他人利益,而不在乎对方的感受与意愿如何,觉得他人就应处于屈从地位,因而很难获得真正友谊;
7.缺乏共情能力:这似乎是所有这种人的共性,有时乍看起来挺像理解他人,其实他们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互动,他们嘴上大谈人人平等,实际行为上却表现自私和不顾及他人感受。
【过度自恋是如何形成的】
所谓“山河易改、本性难移”,这种人格障碍的形成伏笔于童年期,且与养育环境和父母养育态度关系密切。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儿童自幼就有自恋特质,亲子依恋的两个极端都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过度自恋,即父母的过度溺爱或过度忽视。前者如儿童幼年某个阶段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父母的溺爱态度及过分夸大孩子的能力,容易助长他们的自恋行为,加之无条件地一味满足儿童的需求,则会“雪上加霜”。从中立者角度看,过度自恋儿童的父母确实倾向高估自己孩子的素质。
与此相反,父母对孩子缺少温暖或过度控制也容易导致儿童过度自恋。如缺乏父母温暖和关爱的孩子极少受到家长的表扬和欣赏,亲子间积极情绪互动太少,因而儿童则会通过建立自我膨胀和夸大自我来抵消自己的无价值感,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赏,进而形成了自恋人格,因此他们长大后其内心深处,隐匿着极端的自卑和自责心理。
社会学习理论也认为,父母过度评价和溺爱导致儿童早年形成自恋,夸大的表扬会让孩子将个人能力与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倾向于认为自己是特别地优越。现实中,有些长相俊俏、口齿伶俐、擅长表演、成绩、经常受家长和老师表扬的孩子也容易养成过度自信和过度自恋倾向,他们有可能通过自己一技之长获得好的成就和社会地位,职场上好的成就更容易使其个人膨胀而不能自拔。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的烦恼】
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稍不如意,就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力、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其实很脆弱,过分关心和在乎别人的评价,渴望得到别人持续的关注与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他们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动机多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常有普遍的人际关系问题,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或朋友。他们的情绪忽冷忽热,令别人难以捉摸;他们的抑郁情绪、人际关系上的困难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会影响到工作及周围。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工作成就和地位。不难看出,从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和成就的人身上也能看出自恋的特点,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极端的自恋容易使他们除了自己,对他人或事物漠不关心,容易敌视外界,但又总想从外界得到认可,所以他们的行动通常对周围及他人很有破坏性。
西安圣心安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青少年心理咨询专栏是专门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它往往结合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工作为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厌学逃学和学习障碍、协调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中高考心理减压、学生职业规划、高考志愿填报辅导、青春期性心理教育、不良品行纠正与健全、性格塑造、青少年神经症(儿童抑郁症性神经症、口吃、考试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网络成瘾、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等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心理)。